绵绵皱着眉头,白嫩可爱的小脸挂满忧愁,竟学着大人的模样叹了声气,“唉……皇伯伯,你可认得一个叫‘霓裳’的女子么?我记得,阿玛有一回曾抱着我喊了一句‘霓裳’。.而且……”她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似含有淡淡的惆怅,“而且,我能感觉到,阿玛当时很难过。他还哭了呢。皇伯伯,你认得这个叫‘霓裳’的女子么?你能替绵绵找到她么?我想,能让阿玛不喜欢母妃而独独对她念念不忘多年的女子,定是极美极好的一个女子。”
小孝儿说得很是起劲,竟全然未觉纳兰容钰因了她的话骤然间僵硬无比的身子,以及……眸色间流露出的深深的哀伤。
觉察到纳兰容钰的半响无语,绵绵不禁心生诧异,抬头却撞见男子满眼来不及掩饰的泪光,当下错愕不已,“皇伯伯,你这是怎么了?”
纳兰容钰心头苦涩无比,忙强自撑出一个笑容,道:“没事。”
绵绵默然,这孩子虽说生在帝王家,可恰逢纳兰容逸落魄时,是以倒很是懂事。此刻见纳兰容钰不欲多说,她便也不再多问。只是小小女孩儿的心却从此存下了一个疑问:难道,阿玛喜欢的那个女子,皇伯伯他也很喜欢么?
那一长一少说着话的同时,纳兰容逸那边亦有不寻常的动静。
望着站在自己面前无限娇羞的女子,风吹乱了她的鬓发,有一瞬间的恍惚,纳兰容逸不禁伸手去理她的一缕发丝,轻轻别到耳后,说了一句:“雪儿,这些年来,跟着我,着实委屈你了。.你放心吧,待到这次战事了结,回来之后,这一生,我总不辜负你就是了。以后,我,绵绵,还有你,我们一家人安安静静地生活在一起。”
杜如雪听着听着,眼泪不由自主地掉落下来,不知为何,竟是不肯相信了一般。这样的幸福,来得如此不易,教人如此不敢相信。
纳兰容逸眼中闪过一抹迟疑,想了想,仍是伸手揽过她的肩,不自然地安慰:“雪儿,你等我回来。”
杜如雪如梦初醒一般,一个劲儿地点头,双手紧紧地抱住夫婿的腰身,哽咽如斯:“容……容逸,我和绵绵一定会在家里等你回来。你,你此去千万要当心。就当……就当是为了我们。”
纳兰容逸心中温暖,颔首应允,“好,我答应你就是。”
翻身,上马,振臂长呼:“出发。”
杜如雪站在原地望着那道身影消失在滚滚黄沙中,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她不断地朝他消失的方向挥手,满心不舍,也不管,他是否能看见。
“瞧,绵绵,你母妃回来了。”
绵绵应声回头,果然见一袭嫩黄衣衫的杜如雪往回走,娇颜犹有泪痕,面上漾着两朵可疑的红云。
绵绵不禁笑了,冲纳兰容钰眨眨眼睛,戏谑道:“皇伯伯,我猜阿玛定是和母妃说了什么好话,否则母妃怎会看起来这般高兴?说真的,我从未见母妃这般欢喜过。”
纳兰容钰喟然叹息,“这些年,也真是难为她了。也亏得如今,总算是苦尽甘来。绵绵,你日后可得多孝顺着你母妃些。”
绵绵用力点头,“是,请皇伯伯放心,绵绵晓得的。夫子说过,百善孝为先。”
纳兰容钰哈哈大笑,“你个促狭的小丫头,看不出来竟将夫子说的话这般放在心上。”
于是,众人这便摆驾回宫。临上轿辇时,纳兰容钰回头朝杜如雪状似无意地说了一句:“四弟妹,四弟去了长安,你一个人在王府多有烦闷,没事便带着绵绵多往宫里走走。难得朕与这孩子亦是投缘,如此倒能多亲近亲近。”
此时白影亦说:“是呀。本宫一个人在未央宫亦闷得慌,与王妃倒是极投缘,绵绵又是这般活泼讨喜的孩子。不若王妃今日便不回府,带着绵绵到宫里给本宫作伴可好?”
帝后既已发了话,杜如雪如何敢说不好?更何况一旁还有绵绵的欢呼雀跃声,当下道:“如此,臣妾遵命。”
当天进了宫,陪着白影逛了御花园,绵绵倒是好奇极了,一路上折腾得随从宫人人仰马翻,却也是笑声不断。到了夜间,绵绵便乏了,杜如雪哼着歌谣哄了她睡下。刚放下帷帐起身,便有宫人入殿轻声通报:“王妃,皇上召见。”
杜如雪眉色不惊,仿佛此事早在她预料之内,当下整了整衣衫,道:“有劳公公带路。”
纳兰容钰在偏殿等着她,行礼过后,他亦不拐弯抹角,直接问:“四弟妹,朕今日传你来,主要是想问问绵绵生母之事。此事朕曾问过四弟,他只是一脸黯然,并不肯多说。可朕这心里又着实放不下,这……这孩子,她的母亲可是……”
杜如雪轻轻摇头,“不是她。”
“那绵绵的生母究竟是谁?”
杜如雪不答反问:“皇上可还记得侧妃柳氏么?”
纳兰容钰低头沉吟一阵,迷惘的眸子似在极认真地搜索着有关这个人的回忆,忽然想起是谁,带着几分失落问:“原来绵绵竟是她的女儿。朕还以为……”
杜如雪淡淡而笑,眼神飘向窗外,“此事其实说来话长……”
狼烟起,号角鸣,城墙上烽火昼夜演绎不熄。刀枪金鸣,剑光斧影,多少鲜活的生命葬送在了尖刀之下。
马蹄风流,一夜看尽长安花的繁华已一去不返。
朱门紧闭,玉宇雕阑,九重宫阙仍是金碧辉煌的繁华,然而时至今日,城外南陌国大军步步逼近,燕国眼看大势已去,已有了玉碎宫倾的危险。整个皇宫大内惶惶不可终日,大理石壁透着冰冷的寒光,花木萎靡,再无人看管。就连宫女太监眼中都噙满了浓浓的焦虑与不安。
加急信函一日又一日地送进太后的慈宁宫,然则,每每等到的皆是门外宫女例行公事的一句:“太后一心理佛,已不问政事,一切皆交由国师代为处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