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你之言,这获得下的应该是他刘备才对,为何最后成全了他曹操!?”
认真的听完慕容辰帮自己解读英文版三国演义后,袁绍吃惊的问道。
“历史就是如此,虽然有很多机会令人扼腕,但也明了它的真实性,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合的时间太长了,也该轮到纷乱的时候了!”
慕容辰叹了口气,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心里则是在感慨,总算是糊弄过去了,三国历史算是被自己给糟践了~
“先生真乃大才也,按先生所,刘备如此仁德,却没有得到下,本初认为自当借鉴于他的经验,仁德而要自持其重~”
袁绍是被慕容辰那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给忽悠了,以为是慕容总结感慨出来的,立刻一口一个先生的慕容都有些脸红,当下继续厚着脸皮:
“噢?那刘备失败的原因,不知本初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给某分享分享?”
这慕容辰也是就坡下驴,能拉近感情的机会,是一点也不会错过
“本初拙见,请先生悉听:
刘备确实起步比较慢,长期在县级单位任职,且没有中央赏识。但刘备前期也有机会,就是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之后。此时曹操控制兖州,袁术控制淮南一带,北边是近乎盟友关系的公孙瓒,正在和袁绍对峙。刘备此时基本上能和任何一个诸侯平起平坐。但吕布的突然到来乱了刘备的大好局面。吕布配合陈宫在兖州反叛曹操,曹操经过两年苦战才把吕布赶跑,吕布别无所归,投奔刘备。刘备心里索然不爽,但是还是接纳了。最后果然吕布反叛,刘备失去了徐州,刘备接纳无处可归的吕布,却遭吕布反叛,徐州没了,老婆孩子都丢了。很多人还在痛骂大耳最后一言害死吕布。刘备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急人所难,他之所以得人心也与此有关。陶谦被曹操攻击,居然去向当时任平原令的刘备求救,刘备立即出兵。刘备接纳吕布其实也是一样。但很快刘备就又有机会了,曹操支持刘备再次掌权徐州,结果刘备马上反叛。官渡之战前夕,曹操舍袁绍,先打刘备,刘备再次败走。到这个时候,刘备的基业才算是彻底落后了别人。曹操站稳兖州,占据一部分豫州,实际控制着司隶校尉,大致就是今的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一带,基本控制中原地区。孙策也已经开拓出了江东。从此,直到建安十四年之前,刘备从此再也没有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刘备确实出身不好,虽然起步早,但长期在基层,但这并不能成为后来刘备长期落后别饶理由。刘备曾经有机会,徐州牧足以和当时任何诸侯平起平坐。但因为袁术的进攻、吕布的到来和刘备自己的原因,刘备还是丢掉了徐州。刘备的下次机会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真正南征才出现。刘表去世,刘琦刘琮分家,刘备实际上继承刘琦部分基业,并且成功促成了孙刘联盟。建安十三年末,孙刘联军在赤壁击败曹军;建安十四年,孙刘联军联合攻下江陵,完全控制长江;建安十五年,南郡(包括江陵,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荆州)转交给刘备,刘备才真正意义上再次立足。建安十六年,再次南下无望的曹操移兵关外,逼反马超;同年,刘备入蜀。建安十七年,刘备进攻刘璋;曹操在关中击败马超。建安十九年,刘璋投降,刘备控制益州,刘备此时横跨荆益(一部分益州)。建安二十年,孙权袭击荆州,刘备应战;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刘备以长沙郡和桂阳郡为代价。建安二十一年初,张飞大败张合,稳固益州;建安二十三年,刘备进攻汉中;次年,占据汉郑刘备进位汉中王,势力如日郑建安十三年到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从没有尺寸之地到横跨荆益,势力发展异常迅速。曹操,基本消灭马超和韩遂势力,占据关外,包括雍州和凉州;荆州前线和关羽僵持,扬州方面和孙权僵持。孙权,主要是向南发展,大概就是现在的福建、江西、两广。对比一下,很明显,刘备的发展已经非常迅速了。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进攻襄樊,一度威震华夏,孙权偷袭荆州,关羽陨落。次年,章武元年,刘备伐吴,失败。章武二年,刘备去世。三国基本版图从此就没有了什么变化。后期的刘备发展异常迅速,反而曹操和孙权都发展不大,曹操内部的压力也不断增加。但刘备顶多了只是达到了自己不被吃掉的地步,还到不了能吃掉谁的地步。所以三国后期的形式基本就是前期进行持久战,后期谁先撑不住就不行了,前期基业很重要。
以上就是本初的见解,不知先生有没有什么指教!?”
袁绍拂袖而起,长篇大论了许久,问道。
“厉害!本初兄仅仅是听我一番言语,便记下了这么多细节!”
慕容辰一脸惊讶,这个袁绍是过耳不忘吗?这么多年份和细节,他居然听了一遍就记得一清二楚!
“我也就出我自己对历史的见解,不一定对,或许对本初兄有些助益!
曹操手下没有良将么?曹操的五子良将,东吴的虎臣一点都不差。其实纵观三国这段历史,你会发现谁手里都有王牌。至于为什么会输,你只要记住一句话,打仗永远是金钱的游戏。看看蜀国多大地方,魏国多大地方,东吴多大你就知道了。蜀吴要赢只可能倾国之力合作讨伐曹操,否则完全没有一点胜算。凭我所知的三国资料,主要生产力在北方,科技在北方,魏国有虎豹骑精锐部队。虽然蜀国也有白耳兵,但是等素质的骑兵和步兵在平原决战好像除了过去几个战神级别的人还没人做到过。更何况蜀国完全耗不起这样旷日持久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