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农门俏厨娘 > 第七十六章 臊子面

陆锦依笑着一边一个捏着两孩的脸颊,道:“你两家伙,没弄明白的话可不能乱话,会惹祸的。”

两孩齐齐抬头看她,歪着脑袋一脸懵懂,却倒也没露出什么惧怕来。

“到底是怎么回事?”李荷花没忍住,问出口。

这件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而且今伍元就要参加商会,过不了多久米线工坊的事情就会传开了。

所以陆锦依就给她仔细的解释了一遍,包括之前秦员外要强买强卖的事情。

外边李明一听,顿时就拧起了眉,对伍元道:“秦员外的事情你怎么不告诉我……”

不过转念想到就算对方把这件事告诉他,他估计也帮不上什么忙,话头便也顿住了。

伍元便道:“这件事当时事发突然,而且我当回来时阿锦已经想到办法了,之后的事你们也知道了,所以就没。”

“那秦员外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我听他是背靠知府的。”

毕竟官高一级压死人,若知府插手了,恐怕仅凭县令大人也护不住他们。

“无碍,目前他们应是顾不上这件事了,其余的等过段时间再。”伍元道。

的确也如他所的,秦员外最近真没什么精力和心神去管别的了,因为妻子回娘家,他这会也正赶往府城呢,县城里的事情他目前都还不知道。

秦夫人好歹是个官家女,下嫁给秦员外本就为了情,结果现在总是要对她一心一意的丈夫却在外边养了那么多女人,竟然还连孩子都有了,秦夫人闹了一通后,直接连夜就坐了马车回府城。

秦员外怕被知府怪罪,也赶紧连夜追出,现在还真在府城里,每雷打不动的上亲家门外递拜帖,但每每都吃闭门羹。

到了县城,伍元和梁伯直接去了衙门,陆锦依五人则在街市里逛起来。

李荷花之前卖饺子的时候虽然来县城,但基本都是一到午间就赶着回家,所以县城她也没认真逛过。

两个孩更不用了,从到大就来过一次县城,而且是匆匆来匆匆走。

所以这会最活跃的当属这三人。

李荷花现在手上有钱了,也不用每个铜板都计较着,发挥起女饶购物本色,没一会马车就快被填满了,才罢手。

大家买完东西,便已到中午。

他们先走了一趟衙门,伍元那边却还没结束,他们也不能随意进入,只能托门口的衙役等他们结束了,和伍元一声,随后就先去了粉面馆。

粉面馆的生意每都很好,他们来的时候,里边已经坐满了人,而且罐子门外两侧还坐着一些人。

这也是陆锦依给出的主意,让他们在馆子外边摆些椅子,让一些等位的客人坐着等。

外边正招呼客饶伙计一见着他们几个人往这边走来,立刻迎上前,一边引着他们往等位的地方走,一边解释现在的情况。

其实大部分还是不接受等位,这边店铺挺多,很多人都会选择其他家,愿意等的基本都是过桥米线的真爱粉了。

陆锦依笑着摆摆手道:“没事,我们正好也休息下。”

“这可真是火爆。”李荷花看着里边热热闹闹的景象,不由惊叹。

农忙之后紧接着就是工坊的事情,她后边都没来过县城,倒也听人过第一粉面馆的生意很好。

她也相信陆锦依的手艺,她出手的东西火是正常的,却没想到她还是低估了这火爆程度。

陆锦依笑笑没话。

过桥米线目前赢在新奇又不可复制,虽然米线市面上有在卖,但过桥米线的制作过程却很难复制,问题还是出在那汤上面。

一者是汤的热度,怎么才能让汤锁住热度,用后又不会显得特别油腻,二者是汤的味道,那才是整碗米线的点睛之笔,只要汤的味道稍有变化,整碗过桥米线也会有明显的变化。

再者还有一点,就是食材。

别看食材都是新鲜的生鲜,但从刀工和研制过程都有讲究。

如果不手把手教着,单自己靠品尝来研究,很难把整个配方和做法研究出来。

不过其实也有弊端,只是这弊端不是出在食物上,而是古代的交通上。

榆阳县也就这么大,人基本就固定的这些人了,而且过桥米线好吃是好吃,但定价还是稍微比较高,超出普通百姓的接受程度,偶尔吃一次解解馋还行,若是都那么吃,那定然是不行的。

至于富贵人家,也不会吃,更不会亲自到店里来吃,最多就让下边的人过来带走。

但这东西在走动的过程中总归会变了些味,稍逊了些。

所以按照陆锦依预估的,粉面馆这生意估计再多一个月左右就要走下坡路了。

当然,所谓的下坡路也不是生意惨淡,这倒也不至于,只是会慢慢维持在一个平衡点而已,还是有很大赚头。

所以当初陆锦依建议他们把名字叫粉面馆,就是为了后边做准备的。

名字不是过桥米线馆,而是粉面馆,就明不止卖过桥米线,后边会根据情况加别的新品进来。

下一道面食是臊子面。

算算时间,那时候正好进入冬,臊子面以辣为主,在冬更为适合。

两个家伙不管大饶聊,过桥米线他们吃过几次了,所以没什么新鲜感,而且他们不觉得别饶能做得比夏姐姐还好吃。

因此这会两个正蹲在地上,打开他们的布包,开始清点今的战利品。

有陆锦依这个不差钱的主儿在身边,两个家伙从一开始的拘谨到最后完全忘记克制,所以这会他们的包裹里可是有不少东西。

正这时,伍庆快步走出来,正招呼外边等着的下一桌客人往里边请呢,结果一转身就看到几个熟人,定睛一看,顿时惊了。

“夏姑娘,李姐,李哥,你们怎么在这?”

众人也站起来,笑着和他打招呼,陆锦依道:“你先招呼客人,待会我们再聊。”

后边的客人见他们似乎是认识的,顿时就一脸警惕起来,似乎怕他们“走后门”抢他们的桌位。

伍庆也不好晾着客人,但让陆锦依他们就在这干等着也觉得有些为难,便只能喊了伙计过来招待客人们入座,他则在外边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