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妃卿不可:绝色冷妃 > 第122章 蕊儿,朕不是亡国之君

顺利拿到了布军图,赵炅第二日便启程回东京了。.

走前,他又见了赵彦韬一次,告诉他,光有行军布署图是不够的,他作为敌国将领,想要让宋朝皇帝信任,必须要拿出诚意来,至于那个诚意,他没有说,让赵彦韬自己领悟。

送走了赵炅,赵彦韬就变成了狗皮膏药,天天儿往沐蓉居跑,就为了见铃铛。

之前是为了引他拿出布军图,她才曲意逢迎,委身侍笑,如今赵炅已经拿到了想要的东西,她自然也没必要再搭理他。

第一天,红豆拦住他,道:“掌柜的近日来身体不适,不宜见客。”他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去。

第二日,红豆依旧是那句话将他挡回去,他道:“掌柜的不宜出来,那我去瞧瞧她总可以吧?”

红豆喊来几个壮汉打手,答:“掌柜的说了,谁也不见。”

赵彦韬暴躁了,恶狠狠的瞪他们一眼,坐到下面的位子上喝闷茶。

一来二去,他连铃铛的面都没有再见过,这下,铃铛为了躲赵彦韬,彻底变成了当初阿蕊的样子,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那些本想着等赵彦韬品尝完美人的滋味就点铃铛的茶客,因为当初没有把握好机会,扼腕无比。

**********

十一月,北方冰雪寒天,蜀地也落了气温,芙蓉早已开败,摩河池畔的垂柳都枯黄了叶子。

赵匡胤与赵炅商议后决定命分兵两路。

北路以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崔彦进为副都部署,率步骑三万出凤州,沿嘉陵江南下。

东路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廷让为副都部署,率步骑两万出归州,溯长江西进。

两路分进合击,约期会攻蜀都蓉城。

赵炅在北路的大军里。

出征前,赵匡胤下令八作司丈量右掖门南、临汴水地方的地皮,为孟昶建造房屋五百余间,供帐杂物齐备,以等待孟昶投降后用。

此举,显然是对这次出兵成竹在胸。

孟昶闻讯,派王昭远、赵彦韬等人带兵迎战。

出征那天,孟昶亲自登上蓉城城墙送军出城,李昊等人奉孟昶的命令在城门五里处的驿站设宴送行。

美酒佳肴,又手握重兵,王昭远心情大好,喝得有些多了,站起身来跌跌撞撞的走到众军之间,手拿铁如意指挥军事,自比诸葛亮,雄才大略睿智果敢。.

赵彦韬坐在座位上,闷了一口酒,满脸讥笑的看着王昭远的丑态。

又喝了两大碗酒,王昭远对李昊说:“我这次进军,哪里只是北上御敌?我领这二三万雕面恶少儿,夺取中原易如反掌啊,哈哈!他宋朝算什么,爷爷我动动小指头就能灭了他!!”

李昊见王昭远喝多了,呵呵笑着抢下他手里酒碗,道:“王大人,您喝多了,等会儿还要拔军启程,少喝点吧。”

“哎,我酒量好着呢,这点小酒算什么,喝!接着喝!”王昭远不依,将碗夺回来,又给自己满上,也给李昊满上。

“喝!”

“呵呵,王大人,我等会儿还要回京复命,不能多喝。”李昊连连摆手,表示自己适可而止。

王昭远见此黑了见面,哐的一声将酒碗撂在桌上,道:“怎么,李大人还看不起我这乡野粗人不成,喝个酒都如此推三阻四!”

李昊额际一滴冷汗落下,皇上让他来负责设宴送军,可不是要他来跟主帅吵架的,无法,他只好端起酒碗来一饮而尽。

“好!痛快!”王昭远又给他倒了一碗,李昊面露苦色,他真的不能再喝了,等会儿还要去跟皇上复命,醉醺醺的要怎么去??

坐在不远处的赵彦韬看不过,上前道:“王大人,时候不早了,我们拔军启程吧!”

王昭远闻言适才醉眼朦胧的抬头看了看天,太阳已经西斜了,的确该走了。

“唔,李大人,待我大胜归来,我们再好好喝一杯!”王昭远拍着李昊的肩膀,俨然一副老大哥的模样。

“好,好,好。”李昊干笑不已,将脸转向赵彦韬,道:“赵大人,启程吧!”

赵彦韬点点头,大喊:“众军听令,拔军启程!”

众将士喝了最后一碗酒,整装待发。

王昭远喝得醉醺醺的,脚步踉跄了几回才爬上马背。

李昊目送他们离去,半晌才摇摇头,自言自语道:“这王大人,当真是……指望他去对抗大宋,成么?唉……”

留下几十个人收拾这残杯剩饭,李昊带着两三个人回城向孟昶复命。

孟昶还立在蓉城的城墙之上,远眺着大军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李昊出现在他身后,抱拳道:“启禀皇上,大军已启程!”

“嗯。”孟昶淡淡的应了声,方才听闻前方战马厮鸣,他早就料到是大军拔军启程了。

过了会儿,他又问:“军中可还正常?”

李昊是老实人,他想起王昭远醉醺醺的爬马背的模样,皱眉沉思半晌,不知这事该不该说。

孟昶等了片刻,不见他答话,眸光冷冽的瞥向他,李昊被他这眼神一盯,立马就毛骨悚然了,答:“军中一切都好,战士们也是情绪高昂,只是,只是王昭远王大人走前喝了太多的酒,醉醺醺的,还,还险些爬不上马背……”

李昊说完,低垂着脑袋不敢抬头,心思,王大人,可不是我要告你的御状,是皇上问起来了,我可不敢有所欺瞒。

孟昶听完,一张俊脸立马就黑如墨汁了,“好一个王昭远,是朕待他太好,恃宠而骄了!”

李昊汗哒哒的,不敢接话。

又过了一会儿,孟昶道:“你退下吧。”

“哎,是!微臣告退!”李昊如蒙大赦,提着衣摆一溜烟的跑下了城墙。

孟昶一个人立在城墙上,手边是一丛枯败的芙蓉花,长风掀起他的金色袍角,那上面的九爪金龙便如活了一样的上下飞腾。

远方夕阳斜照,如胭脂的晚霞渐渐洇染了半边天。孟昶负手看着那浓墨重彩,怔怔出神。

身后一阵脚步声响起,长风送来芙蓉花的香气,徐蕊将一件厚厚的披风披在孟昶的肩头,道:“皇上为何不回宫,臣妾……等了您许久。”

孟昶忽然不知道该怎么应答,只侧身握住徐蕊的手,“你怎么来了?”

“臣妾在宫中等得焦急,问过了赫德全和侍卫,才知您今日来这里送军,所以才来找您。”

孟昶将她裹进披风里,道:“这里风大,出来的时候也不知道多加件衣服。”

徐蕊垂眸靠在他怀里,鼻尖都是独属于他的气息,她吸了吸鼻子,道:“为什么不告诉我?”

他这些日子以来,日日寝食难安,回去得这样晚,却不肯向她吐露分毫,宋军压境,他的心里到底积压了多少的愁绪,整个人都瘦了好多。

孟昶闻言身体一僵,大手紧紧的将徐蕊圈在怀里,道:“蕊儿,朕不是亡国之君。”

“嗯,我知道。”徐蕊将脸埋在孟昶的月匈膛,眼泪默默的流淌了一脸。

“朕记得,承诺你等芙蓉开到最盛的时候,带你来看这城墙上赏花,朕食言了。”孟昶抚摸着徐蕊柔顺的发丝,幽幽的叹。

徐蕊胡乱的抹抹脸,从他的怀里抬起头来,侧身摘了一朵枯败的芙蓉,塞到孟昶手心里。

“不晚的,现下芙蓉虽然都已经败了,但是你看,它们还保留着极盛时的模样,对臣妾来说,不管是何时何地,只要能跟皇上在一起,都是开心幸福的。”

孟昶紧紧握住那朵芙蓉,揽着徐蕊的腰,倾城绝艳的笑了笑,“朕亦然。”

二人相视一笑,孟昶牵了徐蕊的手,道:“那趁现在时间正好,又有这样美丽的晚霞陪衬,爱妃,我们去赏花吧!”

“好啊。”徐蕊巧笑嫣然,提着裙摆跟上孟昶的脚步,青石堆砌的城墙上,身穿龙袍的帝王和一袭白衣的佳人手牵着手,游走遍每个角落。

最后,二人停在城墙的西头,相依相偎的共同看着前方的天空,那里,最后一抹夕阳一点点的沉下去,夜色渐渐来临。

远处的村落一盏一盏的亮起灯来,守城的将士上来点火盆,路过二人身边的时候,道:“参见皇上,参见贵妃娘娘!”

孟昶摆摆手,让他继续,不必在意他们二人。

那人举着火把战战兢兢的点亮了剩下的火盆,城墙上瞬时便亮了起来。

大风把徐蕊的脸和手都吹的冰凉,孟昶拍拍她的脸,皱眉道:“这里风大,我们回宫吧。”

“好。”徐蕊乖顺的点点头,任由孟昶牵着她的手步下城墙的青石阶。

鞋子走在路上,咔嗒咔嗒的响,徐蕊心想,若是一直这样下去就好了,即便他不是皇帝,她不是什么贵妃,或者是他们都没有这么出色的容貌,只是一对贫贱的夫妻,她也甘之如饴。

只要能和孟昶一直在一起,她做什么都愿意。

孟昶似乎猜到了她心中所想,回过身来,笑着道:“爱妃,朕会一直跟你在一起。”

徐蕊加快脚步跟上他,握紧了他的大手,“我知道,臣妾也会一直跟你在一起,贫贱不移,生死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