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人间最得意 > 第554章 世间万般苦,不如朝青秋

千纸鹤飞到李昌谷的掌心里,便是叶笙歌在告诉李昌谷李扶摇要见他,但最后李扶夜是没能见到李昌谷。

叶笙歌站在屋檐下,看着穿过雨幕的千纸鹤回到小院里,转头对李扶摇轻描淡写说道:“他不来见你。”

说是不来见你,也没有任何多于的话。

李扶摇皱了皱眉头,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但也说不清楚是哪里不对,他瞥了一眼之前在一旁的酒壶,这是之前和朝青秋闲聊的时候喝剩下的酒,随手提起,便喝了一口。

但很快便被呛得不断咳嗽。

有些酒水从嘴里喷出来,打湿了身前的衣衫。

李扶摇的一身青衫早已经换下,现在穿着的一身白袍是当初师叔谢陆所送,很普通,并非是什么法器。

这身白袍现在倒是比不上李扶摇的脸色苍白。

叶笙歌仰头看着这么一场没有半点停歇势头的大雨,有些不满的问道:“这场雨什么时候才停?”

李扶摇摇摇头,洛阳城到了秋季,便是多雨时节,一场秋雨,有时候能够下上十天半个月,这才不足一日,谁也说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会停歇。

看着这雨势如此之大,应当是下不了几日才是。

只是普通百姓在意这场雨,但是叶笙歌这样的修士应当是不会在意这场大雨的,现在洛阳城的修士,只怕都知道了朝青秋就在城中,而且十有八九,这座洛阳城便是那位剑仙选择离开人间之前的最后一处落脚之处。

朝青秋离开人间这件事,毫无疑问就是这六千年里最为重要的一件大事,朝青秋将以何种姿态离开人间,也是无数修士想要知道的,但想要知道是想要知道,可要想蹚这浑水,只怕没有个登楼境都不敢出现在这里才是。

这场六千年来最大的一场盛事,朝青秋不知道是存了什么心思,竟然任由消息传了出去,而他就在洛阳城里安静待着,任由那些知道消息的修士赶赴这座大城中。

至于朝青秋为何要选择洛阳城作为最后一处落脚之处,更是无人知晓。

叶笙歌重新坐了下去,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些吃食,心不在焉的吃着东西。

这场盛事,任由他们是多优秀的年轻人,也只能静默旁观,连踏入其中的资格都没有。

尤其是李扶摇现在还是个病秧子。

他叹了口气,往嘴里扔了一颗丹药,就像吃糖丸那样随意吃着,神态很平静。

接下来,他真的只能看看了。

叶笙歌忽然抬起头,貌似很体贴的问道:“李扶摇,要是朝青秋离开了人间,咱们之后还能不能在一起这样坐着了?”

李扶摇一怔,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朝青秋是剑士一脉的最大靠山,正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才导致了剑士一脉能够像是已经枯死的老树那般,再抽出新芽。

倘若朝青秋离开人间,剑士一脉和三教的关系想来一定会再度恶化的,即便是有另外一位剑仙叶长亭在这个人间,也改变不了。

可即便如此,剑士一脉也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去对朝青秋表示不满,这位剑仙已经做得很多了。

无法要求他再多做些什么。

只是之后剑士的局面更难之后,叶笙歌也好,还有顾缘也好,还能成为他李扶摇的朋友?

还能偶尔碰见,闲聊一番?

只怕是很难了。

李扶摇强自笑道:“你是叶笙歌,还在意这个?”

叶笙歌看着李扶摇,用了一种无比认真的语气说道:“我就算是我师父,也会在意很多东西。”

李扶摇这是第一次看见叶笙歌用这种语气说话,其实他也知道,即便是那位沉斜山的观主,再如何放浪形骸,不在意世人眼光,在这样的大事上,也得很小心。

叶笙歌是道种,平日里行事荒诞,可以说成是年轻人的意气,但是等真到了之后不得不面对的局面,即便是道种,也无法做到无视于世人看法。

李扶摇试探道:“要不然,之后我们见面,不让旁人看见?”

叶笙歌扯了扯嘴角,往嘴里丢了个蜜枣,然后笑着说道:“没出息,李扶摇啊,你要是有一天成了剑仙,我有一天成了圣人,再见面,谁敢说半个不字?”

李扶摇故作为难的说道:“可是要做剑仙,不得有好些年吗?”

叶笙歌摇了摇头,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这可不是,不过我啊,不远了。”

说着话,叶笙歌就站起身来,往前走了两步,“看仔细了啊,我还有两步,一步登楼,一步沧海。”

李扶摇由衷说道:“真了不起。”

李扶摇看着叶笙歌笑弯了的眼睛,有些感慨,眼前的这位道种,实际上再如何成熟稳重,再如何资质不凡,但也还是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而已。

只是个年轻人而已。

喝了口酒。

李扶摇吐了吐舌头,好像是有些嫌弃那酒太烈,有些辣了。

叶笙歌则是笑眯眯说道:“李扶摇,你是我唯一的朋友,不要死太早了。”

叶笙歌打小便在沉斜山修行,除去修行之外也没有做过别的,山上的师兄弟们知道她是观主的亲传弟子,每次见她,也都是很热络,但很有疏离感,第一次下山,叶笙歌去到剑山,揍了一个叫李扶摇的小家伙,那个家伙当时还很是不喜欢她。

后来在洛阳城相逢,她便开始欠他的情。

之后她就把他当作她的朋友了。

唯一的朋友。

按理说在雾山里,她便应该把那些欠下的情都还完了。

但是谁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怎么才算是还完呢?

李扶摇看着叶笙歌,不用说,他和她都知道,这个样子的叶笙歌,恐怕这辈子,只能看见过一次。

李扶摇转过头看着叶笙歌,想了想,然后说道:“好。”

然后李扶摇又想了想,很是惋惜的说道:“像你这样的人,到底谁才有资格和你一起在大道上走下去呢?”

说完这句话,李扶摇摇摇头,似乎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叶笙歌看着李扶摇,有句话藏在嘴里,没有问出来。

——

一身青袍的柳巷走进洛阳城之后,便觉察到了那缕剑气的踪迹,没有半点犹豫,便跟着那缕剑气来到了一座位于洛阳城城北的偏僻院子里。

那院子不大,院子中间有一颗梨树,深秋时节,依然是生得枝繁叶茂。

此刻大雨倾盆的时候,没谁会站在院子里淋雨,即便是朝青秋这样的剑仙也不会。

他负手站在屋檐下,看着那颗梨树,很是平静。

柳巷推开木门,走过小院,很快便来到朝青秋身旁不远处。

他走过雨幕中,身上却没有半点湿意,走到一身白袍的朝青秋身旁,柳巷拍了拍腰间的剑,然后就这样看着这位世间最无敌的剑仙。

他本来也是个剑仙,却不知道为什么,站在朝青秋身旁,便显得有些局促。

朝青秋没有看他,只是感慨说道:“若是没有那场大战,柳巷不死,这条路就走通了。”

朝青秋这些年除去练剑和布局之外,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追寻六千年前剑士衰败的真相,这便知道了很多事情。

当年剑仙柳巷寻找那成仙之秘,不惜分离出另外一个柳巷去世间追寻成仙契机,大概目的就是为了等分离出来的那位成为一位剑仙之后,两人重归一体,便能破开沧海,离开人间。

柳巷的设想很有意思,但并无前人如此行事过,他面对的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给他提供经验,全靠自己摸索。

而柳巷在自己的摸索当中,很显然是做了很多准备,而且已经几乎确定这条路可以行的通。

他做好了一切准备,就等分离出来的那人成为沧海,便能实现离开人间的目的。

但谁也没有想过,本来还算是和平的世间,忽然便爆发出一场大战,在这场大战开始的时候,柳巷也想过是否要把另外一个自己找回来,但最后或许是没有抵御得了成仙的诱惑,柳巷还是没有这样做。

没有这样做的柳巷,最后战死在剑山,也是宣告了他的想法失败。

他的这条路断在了六千年前。

虽然另外一个柳巷还活着,但再没有成仙的可能。

朝青秋一直都知道另外一个柳巷还活着,但不知道他是何种境界,但不管何种境界,即便是同一般走到了沧海尽头,也不会是他剑下之敌。

他的剑下之敌,在六千年前是尚未想着要分离出另外一个自己的柳巷,而如今是再打磨百年的叶长亭。

只是他已经等不了叶长亭百年了。

柳巷站在朝青秋身旁,感受到他那一身不用如何刻意释放便也磅礴到了极点的剑意,这才皱眉说道:“你知道我要来见你?”

朝青秋说道:“你想知道的事情,要找我来解答,不来见我去见谁?”

柳巷有问题要问,答案只有朝青秋知道。

朝青秋一直在等柳巷,也有几句话要问。

柳巷开门见山问道:“我是谁?”

他最开始觉得自己不该是柳巷,他甚至告诉自己不该是柳巷,但是后来他又觉得自己就是柳巷,可是他要是柳巷,为何三两不认为他是柳巷。

就连他自己都有些不相信自己就是柳巷。

那他如果不是柳巷,那么他是谁?

朝青秋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反倒是问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倘若柳巷未死,要让你最后回到他身体里,如此便可离开人间,你会如何做?”

这是个选择题,要是选择回到柳巷体内,那么他便不存于世间,要是选择不回到柳巷体内,自己如何又说得上是柳巷?

柳巷皱着眉头,似乎很纠结。

朝青秋笑道:“哪里有这么难选择,恐怕这个问题摆在朝风尘面前,他那么好脾气的人,都一样会说一句去你大爷的。”

柳巷不知道朝风尘是谁,但是他想起了自己经历的种种,忽然摇了摇头。

朝青秋早知道有这么个结果。

柳巷那样的人物,从自己身体里分离出来的另外一人,怎么会单纯分离出来一个自己的影子呢,分离出来的那人,就像是他留在门尘山上的那缕剑气一般,都是特别的东西。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想法,不会为了自己的意志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

既然如此,朝风尘不是朝青秋。

那么你又如何是柳巷呢?

这本来就是无比浅显的道理。

柳巷看了朝青秋一眼,知道这位剑仙想表达什么。

但他很快便又摇了摇头。

“我应当就是柳巷。”

听着这句话,朝青秋这一瞬间便像是个碰见个剑道前辈的好学后生,认真请教道:“何出此言?”

其实即便身旁这人真是剑仙柳巷,朝青秋也不该如此姿态。

真是剑仙柳巷,朝青秋不过一剑问之而已。

柳巷摇头道:“我是柳巷,和我愿不愿意回到他身体里无关,你觉得柳巷会这么做?”

朝青秋摇头道:“这还是你在推测柳巷的做法,这岂不是说你还在学柳巷?”

说到这里,柳巷又皱了皱眉,要是真是这般说,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

他对这个问题纠结不已,原本以为见了朝青秋之后便会迎刃而解,但不曾想到,似乎便更变得如同一团乱麻,怎么都撕扯不开了。

朝青秋砸了砸嘴巴,这种举动,在以往的时候,是断断不会有的。

柳巷皱眉想着许多事情,头大如牛。

这两位剑仙,并肩而立,还是朝青秋的风姿更胜过柳巷一些。

站立片刻,大雨依旧,柳巷忽然问道:“你如今要离开人间,怎么走?”

朝青秋说道:“你以为我该怎么走?”

柳巷蹙眉道:“你之前便剑开过天幕,现在又进一分,一剑斩开天幕,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

听着柳巷这句话,朝青秋一笑置之。

一剑能够斩开天幕,这对旁人来说是难事,但是对朝青秋来说,的确不难。

只是他要是就这样就离开人间,未免太过简单了些。

看着柳巷,朝青秋问道:“我也有件事要问。”

柳巷问道:“什么事?”

“六千年前的那场大战。”

朝青秋看着柳巷,平静说道:“拣你知道的说。”

未完,共3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