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贷钱合买两架大纺车,一座石磨!有力气的兄弟去伐木采石建个简易作坊,懂木工的兄弟安装调试机器;手脚麻利的婆娘们负责纺线织布磨面!所得收益,除去口粮和必备开销,按劳计酬,余下都用于还贷!一年,只要一年!我们就能还清本息,有了立身之本!” 他的提议在绝望的人群中点燃了一把火。 几经商议,推举,一个三十多户流民组成的立身合作社初具雏形。 王茂凭着自己识文断字的能力,以合作社的名义,带着几位乡老作保人,郑重其事地来到通宝阁分号。 接待他们的是一个年轻的账房先生。 当他详细了解了这个特殊集体的情况和计划。 又认真查看了作保乡老的资信后,脸上露出了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此事闻所未闻,待我请示上面。” 消息层层上报,最终摆在了褚赢和秦明的案头。 秦明正翻阅着各地报上来的借款进展。 看到这独特的合作社模式时,眼中精光一闪。 “以集体借贷形式,让流民互助生产自赎?落第秀才王茂……有点意思。” 秦明放下文牒,对褚赢道。 “告诉下边,此例可行,借款额按他们申请的办理,利息照旧,但需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