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总是被药香唤醒。七岁的华佗踮着脚,伸长胳膊去够木架高处晾晒的艾草,粗布短打的衣角随着动作轻轻晃动。竹筐里的紫苏叶突然倾泻而下,像紫色的瀑布般盖住了正在打盹的癞皮狗阿黄。 阿黄对不住!小华佗慌忙扒拉叶片,发梢沾着几片碎叶,我得赶在日头毒起来前收药材呢。 阿黄不满地甩着尾巴,汪!汪!叫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华佗母亲端着药汤从厨房转出来,青瓷碗里黄芪党参汤冒着热气,佗儿,先把这碗药喝了。你爹常说,药香里泡大的孩子,骨头都比旁人硬。 华佗捏着鼻子抿了口,五官皱成一团:比去年冬天啃的树皮还苦!话音未落,喉间突然泛起回甘,他睁大眼睛砸吧嘴。母亲用沾着药渣的手指刮他鼻尖:良药苦口,等你长成和你爹一样的郎中,就知道这苦味里藏着多少救命的门道。 提到父亲,华佗攥紧衣角。他只在祠堂画像里见过那位悬壶济世的医者,听邻里说父亲常背着药箱踏遍山野,用一把草药、几根银针救人性命。正想着,院外突然传来嘈杂人声。 华佗牵着阿黄跑到巷口,只见青石路上围了一圈人。中间躺着位老汉,面色青紫,嘴角白沫混着草屑。老汉老伴攥着他冰凉的手哭喊:早上说去采蘑菇,谁晓得... 让开!华佗拨开人群。他想起母亲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