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城市来到这个偏远乡村支教,是因为一次意外。那年夏天,我刚从师范学院毕业,原本已联系好城里的一所重点小学任教。可就在开学前几天,我接到叔叔的电话,说家里老人突然病重,需要人照顾,城里那所学校因为手续繁杂,一时半会儿脱不开身。我思来想去,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暂时搁置城里工作,来到这乡村支教,一来能陪伴家人,二来也想为乡村教育出一份力。 初到乡村时,我满心都是忐忑不安。城里学校教学设施先进,管理规范,而这里呢,学校是几排旧瓦房,桌椅破旧不堪,操场上杂草丛生。孩子们眼神中透出的质朴和对知识的渴望,瞬间击中了我的内心,我暗下决心,哪怕条件艰苦,也要尽全力教好他们。 报到那天,校长热情地迎接我,带着我参观校园,介绍同事们。我注意到有个高个子男孩,他叫刘洋,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平时沉默寡言,但眼神里透着一股沉稳。校长介绍说:刘洋是我们这儿的才子,教数学,还懂些修理技术,学校有啥坏东西都找他。 我冲刘洋微笑打招呼,他只是轻轻点头,不太爱说话的样子。 安顿下来后,我开始备课。由于支教教师短缺,我不仅要教语文,还得兼顾英语和美术。备课压力大,但我不想敷衍了事。第一天上课,我尽量让课堂生动有趣,孩子们眼神里满是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