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国社会处于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动荡时期,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创立了儒家学派,试图通过恢复周礼来重建社会秩序。 核心思想: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其内涵丰富,涵盖了道德、伦理、政治等多个方面。他提出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认为仁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是人应当追求的品德。他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对他人感受的尊重和理解,是仁的具体实践。 政治主张:在政治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统治者应当以德行来治理国家,通过道德教化来引导民众,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教育应当面向所有人,不分贵贱、贫富。孔子创办了私学,广收门徒,传授知识和道德观念,培养了一大批有才能、有道德的弟子,如颜渊、曾参、子路等。这些弟子将孔子的思想传承下去,使儒家学说得以广泛传播。 孟子对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发展 时代背景: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生活在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核心思想: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