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翻阅过往写下的一篇篇文章,一个略显不公平的现象刺痛了我的心——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母亲的,父亲的身影仅仅偶尔闪现,还只是以配角的身份。或许,孩子对母亲天生就有一种亲近感,而与父亲之间,总会隔着一层若有若无的距离。就像我们每次进门,下意识喊出的第一声总是我娘呢,哪怕父亲就在家中。但事实上,父亲才是为我们这个家庭付出最多的人。所以,在这个阳光正好的日子里,我决定好好讲讲父亲的故事。 前几天,父亲刚刚度过了他的八十大寿。如今的他,身体还算硬朗。挺直的脊梁,即便历经了八十载的风雨,依旧如松柏般傲然,一米七六的身高,身姿笔挺,岁月似乎唯独忘记了在他的腰杆上留下弯曲的痕迹。这,大概是父亲长相中最为突出的优点了。然而,他那瘦长且黝黑的脸庞,零星分布的雀斑,以及细长的眼睛,在旁人的描述里,和奶奶如出一辙,并无太多出彩之处。父亲是个纯粹的农民,一生的轨迹,紧紧围绕着土地与建筑。他从未涉足商海,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父亲的童年,是在困苦中度过的。他是家中七个兄弟中的一员,命运却对他格外残忍。在他三岁那年,奶奶因难产离世,留下了尚在襁褓中的七叔和年幼的他。从此,父亲便在爷爷独自的抚养下,艰难地成长。那...